章詒和說的有道理


很多人在看《最後的貴族》(時報版為《往事並不如煙》),我也買了本牛津版的來看。

先前有了楊絳的《我們仨》、《洗澡》當底子,看《最後的貴族》速度並不慢,而且章詒和說故事的功力挺好,50年前發生在遙遠北京的政治事件,都成了篇篇感人的血肉故事。

今天去誠品書店翻翻時報版,才發現時報版多了篇訪談,名為《越是崎嶇越坦平》。章詒和在《越》文中有這麼一段話:

從前的血淚,可以成為現在的資本;寫別人的血淚,可以轉換為自己的資本;不懂得民主黨派,不熟諳共産黨與民主黨派的關係,是弄不透反右運動的。別以爲把那些舊報紙上的東西用粗針大線穿起來,就自詡爲「本書是一部系統研究1957年右派的問題的開山之作」,是對「那個悲劇時代的悲劇人物進行了真實的記述,披露了大量鮮爲人知的史實」。我同意這樣的觀點:文學也在分化,就整體而言,幾年來,中國當代文學基本上無所作爲。文學不再是藝術,而是商業活動的特殊形式。他們不是創作作品,而是製造作品,用發表過的文章或資料加以組合,再「返銷」給出版社。 」
章詒和批評的當然是大陸出版市場中的出版社及作者,但他講的話放在台灣的政治市場上,拿來批評許多踏著二二八受難者血淚,或是將別人家的美麗島事件當成自己政治資本的,也不在少數,而且位高權重,無法撼動。

章詒和是「右派」的子女,而且父親被打成中國右派之首,迄今沒有摘帽。所以她只能體會有人將血淚拿來賺小錢。如果今天他到台灣來看到昔日他人的痛苦可以變成如此輝煌的政治資本,眼睛一定都會掉出來的。

如果您認為這篇文章應該讓更多人看到,請幫忙推,謝謝。
貼到: 分享
Yahoo!分享書籤 / Del.icio.us / MyShare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連結這篇文章的Blog起碼有:

(這是什麼?)
過去一年最熱門文章:
KIVA把錢借給全世界


2003-09 / 2003-10 / 2003-11 / 2003-12 / 2004-01 / 2004-02 / 2004-03 / 2004-04 / 2004-06 / 2004-07 / 2004-09 / 2004-10 / 2004-11 / 2004-12 / 2005-01 / 2005-02 / 2005-03 / 2005-04 / 2005-05 / 2005-06 / 2005-07 / 2005-08 / 2005-09 / 2005-10 / 2005-11 / 2005-12 / 2006-01 / 2006-02 / 2006-03 / 2006-04 / 2006-05 / 2006-06 / 2006-07 / 2006-08 / 2006-09 / 2006-10 / 2006-11 / 2006-12 / 2007-01 / 2007-02 / 2007-03 / 2007-04 / 2007-05 / 2007-06 / 2007-07 / 2007-08 / 2007-09 / 2007-10 / 2007-11 / 2007-12 / 2008-01 / 2008-02 / 2008-03 / 2008-04 / 2008-05 / 2008-06 / 2008-07 / 2008-08 / 2008-09 / 2008-10 / 2008-11 / 2008-12 / 2009-01 / 2009-02 / 2009-03 / 2009-04 / 2009-05 / 2009-06 / 2009-07 / 2009-08 / 2009-09 / 2009-10 / 2009-11 / 2009-12 / 201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