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會再寫一篇Toeic文,畢竟我自己英文不好,Toeic成績也只是普通而已。更何況我是教簡報跟圖表的,不是教英文的!

但我總覺得我有一股淡淡的怒氣。氣到我想要找人贊助我頂下一間大學,或一個系。

我一直對於「所有人都接受16年體制內教育」這件事很感冒,但台灣不知不覺就走上了這條神祕路。不管你有沒有能力、興趣,你幾乎都要讀到「大學」畢業。我自己同時在大學跟高中當老師,我當然不排斥體制內教育,也不否定教育的力量,但畢竟大學不是小學,課業的內容、深度、廣度,都不是為了所有人設計的。在現代快速變化的社會,一個人一生接受16年的教育鐵定是不夠的,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要連續在體制內接受16年教育?我不認為如此。

而且,接受高等教育是很昂貴的一件事,你要投資四年的時間,還有喪失四年的機會成本,如果家中在經營中小生意的,這四年家中就少了一個人幫忙顧生意,所以就算不用學費,四年都是很高很高的成本。加上如果讀的是私立學校,又不住在家中,四年學費加上四年生活費,新台幣一百萬就沒有了。再加上損失的機會成本,讀一個私立(技職)「大學」可能要兩百萬新台幣。

這兩百萬換來什麼呢?這就是我為什麼「大學」一直要括號的原因。

台灣現在有很多技職大學,開了很多以前沒有聽過的「技職科系」,我們都假設技職教育很注重技術,也就是系名與內容高度相符,學生比較不那麼被要求博雅、通識,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讀相關領域的書,鑽研相關領域的「技能」。

今天去紅十字會當急救教練的時候,剛好看到另一個教練包包內有導遊證,隨口問問、聊聊,他說我也可以考外語導遊看看,然後我就上網查查,查到某技職院校應用外語系的網站,然後看到他們貼出來的 Toeic 成績,我一時之間真的覺得有點難過。

如果我們對於技職教育還有一點點的信任,那麼我們應該假設,科技大學或者技術學院(應用)外語系的學生,到了大三、或者大四,或最起碼畢業時有一個技能,叫做「英文」或「英語」,也能夠大聲地跟爸爸媽媽說:「爸、媽,謝謝你們花200萬栽培我,我現在英文很好了!」然後爸媽笑中閃爍著淚光,戴起脖子上掛的老花眼睛,看看孩子花了4年與200萬總成本後,去考的Toeic成績。

「550分,很了不起啊!」(淚光徹夜閃爍是嗎?)

我今天看了很多技職應用外語科系學生的Toeic成績,大多數多落在500到600分這個範圍。然後你高高興興出了社會,老闆今天因為你是應用外語系畢業的錄取了你,明天才發現你的英文……然後覺得中間可能有誤會。

我不是Toeic的業務或代表,只是Toeic這個考試比較簡單,而且成績只有一個系統,所以高低很容易比對,當成一種描述程度的方式。如果外語系畢業了,英文程度只有5、6百分,那這真的能算一個技職的能力或專業嗎?

我上網找了一家國立科技大學今年的Toeic成績,然後樞紐分析了一下,發現全校平均大約400,而應用外語系的平均成績差不多就是550,只比全校平均高150分,這樣到底出社會能不能算一種技能?

更何況,這個差距可能是因為當初篩選學生造成的,因為我分析後的結果,應用外語系一年級新生本來就比全部一年級的平均高了110分。

花這些錢除了獲得「大學文憑」與「一輩子忘不了回憶」外,就只有如此少許的進步,很嚇人啊。而且你在市面上還不容易買到「Toeic 550分」的書啊,最少也是從Toeic 600開始喊起啊!

我當初在不知道Toeic有什麼題型、有幾題的情況下,還比應用外語系畢業的平均多了350分,這之中一定哪裡有問題啊。而且,我的程度在現代商業職場算是非常差的那種,很多工作機會都還搶不到。

今天之前,我原本「假設」技職體系的英語科系至少擁有「英語」這個專業,不必跟對岸的英語八級(TEM8)比,但好歹也要在Toeic 860,也就是金色證書這個水準,但我看到這300分的落差,老實說我覺得這不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情。

我自己當過老師,也當過主管;雖然我沒有辦過學校,也沒管過教育機構,但我覺得學校跟系上如果真的很「用力」來辦學,不應該讓學生以英語約合Toeic 5、6百分的程度,然後拿著外語科系的大學文憑離校啊!就企業的角度來看,學校這樣不負責任啊!這種學生連22K都拿不到啊!

(2009/12/2 補充)

技職本來就是技能技術職業教育,所以與職業接軌的能力很重要,幾乎所有技能國家都有技能考試,這就不用多解釋了。至於英語做為一種「技能」,根據台灣歷史最悠久的技職學校——台北科技大學英語能力證照施行細則」(.doc格式)的規範,應用英語系的學生,Toeic 830分才能申請「英語能力證照」,這就是技職院校自己對於應用外語學生取得「英語技能」的要求。至於非應用英語科系的,則是575。如果應用英語系的畢業生還考不到非應用英語系的英語能力標準,老師、科系跟學校,有沒有責任呢?

(2010/1/29 補充)

台科大應用英語系的畢業門檻是Toeic 750或其他相當測驗成績。

標籤: , , , ,



 PBS的圖表歌 I Love Charts 我愛圖表!


美國人重視圖表,可是從小開始啊。美國公共電視 PBS 給兒童的節目 Sid the Science 有一首可愛的「我愛圖表」(I love charts)歌,這,這應該找我來主唱啊!以前常有一種「美國初等教育很弱智」的感覺,但聽聽這首歌,又順便看了一下PBS Kids的網站,不會啊,美國教育還是很先進嘛。



話說學外文最困難的事情就是聽懂兒歌或者跟兒童打屁啦,所以把歌詞找出來了,這歌詞看得我熱淚盈眶啊,一來是因為聽不懂英文,二來是這給小兒的圖表歌,怎麼寫得這麼好啊。特別是這一句:「It gives you information you can see with your eyes.」,沒錯啊,聽過我上圖表課的人也一定聽過這一句,看過這張Slide啊,圖表就是「看得到的資訊」,特別是只能看得到的資訊,一定要畫。不過,就像我們會拿有糖衣的藥物給小朋友一樣,歌曲裡面吧圓餅圖說得太「甜」了,長大之後就知道不是這麼回事!

以後教圖表跟簡報時,我看還要順便教唱這首歌啊。

I Love Charts

I like checking out charts
’cause a chart’s cool.
A chart is a handy dandy scientific tool.
It gives you information
you can see with your eyes.

A chart makes you visualize.
You get the picture,
so do I.

May I please call your attention
to this weather chart,
I tell you this chart
is a work of art.
I see clouds on Friday,
and rain on Monday,
and good there’s gonna be
sun on Sunday.

I like checking out charts
’cause a chart’s cool.
A chart is a handy dandy scientific tool.
It gives you information
you can see with your eyes.
A chart makes you visualize.
You get the picture,
so do I.

How many kids like a dog or a cat?
Who wears a hoodie and who wears a hat?
Making a chart of what people eat?
Some charts look like a pie
and you know that’s sweet.

I like checking out charts
’cause a chart’s cool.
A chart is a handy dandy scientific tool.
It gives you information
you can see with your eyes.
A chart makes you visualize.
You get the picture,
so do I.

標籤: , , , ,



 被(所謂)假考部隊鎖定的科系賺翻了


我跑了幾年的教育與大專院校新聞,對於整個「升學產業」的運作大致上還算了解,最近幾年退居幕後的幕後,每到七月看到其他同業冒著豔陽酷暑依舊活躍在前線,從考場一直要寫到放榜,我就特別感到開心落寞。

最近0分讀大學的議題引起社會諸多討論,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只要有能力銜接大學課程的人,我們都應該尊重他繼續求學的意願。但能力明顯無法銜接大學課程,例如英文考幾分但就讀了標榜英文授課的科系,或者數學、物理零分要銜接工學院的微積分、工數、物理,學生面臨的挑戰就會比較大。不過人類潛力無窮,說不定也有人能夠在暑假兩個月把鴻溝補齊?以前正中書局出過很多這種勵志的故事,有興趣的人可以去各學校圖書館找。

台灣人評量一個大學或科系好壞通常用一個非常簡單的指標,就是最低錄取成績,這也是某種「民主投票」的表現,有人願意用某種成績讀某個學校的某個科系,我們都假設填志願卡的人已經很清楚自己的決定了。用高分去讀低分科系,還會被形容為「浪費成績」。如果一個學校的錄取成績一路成長,不一定是「辦學」變好,但就是會被視為「比較好」的學校。而且台灣很多學生填志願時都會參考前一年落點,所以前一年的錄取成績相當程度會影響第二年的成績。如果落點分析看到某一個學校科系都在很前面,那麼通常也會被考生認定為還算可以的學校。我迄今還是高中社團老師,看到學生、學校與家長對這一點的共識依然都很高,否則就不用落點分析了。

會影響一個學校錄取成績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都會、北部的學校即便辦學績效、資源較差一點,成績都可以比較高。其次是學校成立的時間,越老的成績越高。我深深覺得這十年才成立的大學比較倒楣,剛好接到最後一棒。至於「辦學績效」或學校資源,說實在影響的因素沒有那麼大。我去過很多新成立、偏僻但努力辦學的學校,成績永遠那麼低,但辦學的態度跟資源遠遠超過台北某些高分的私立大學(店)。

影響錄取成績的因素很多,操作最低錄取成績的花招也很多,特別是當初服務的媒體也舉辦「大學博覽會」,我幾乎整天都混在博覽會當中,看過不少控制錄取成績的招式。畢竟每一個科系都不會只收一個學生,所以只要找到一個更高分的學生進來,就能夠減少一個更低分的學生來拉低錄取成績。高分的學生越多,錄取成績就越高。至於高分的學生有沒有實際來就讀,單就提升最低錄取成績這一點來看,並不重要。不方便把所有花招都寫出來,不過在這些手段當中,一般人都熟知的就是高額獎學金,可以想像這些高分考生多麼「值錢」。當然,高分考生如果真的進來,可以假設他研究所或許也會考得不錯,二十年後社會成就也有機會高於其他學生(或許啦),未來對校譽也有幫助,多少又會影響三十年後的錄取成績。但我想大部分的學校用這樣的方法,都還是著眼於短期的錄取成績。

如果今天有一群人,他們指考的成績遠遠高於某一科系的最低錄取成績,卻又集中選填某一科系,可以想像那一個科系的最低錄取成績必然大幅提高。來不來讀真的不重要,反正我錄取成績今年已經提升了,我也不用發獎學金給這些學生。這些名額老實說只是少收一年學費而已,轉學考就可以補齊了。而且今年最低錄取成績被拉高之後,明年落點分析就會出現在前面,有什麼不好的?朱阿宅前輩寫了一篇相關的文章,質疑萬人假考是以一擋兩千,總共只有五、六人,看了實在令人遺憾,怎麼人數那麼少呢?說實在我若站在被指定學校或科系的立場來看,我還希望他們真的能夠人數多一點,最好集中在一個學校,每個科系都來填,若能將全校錄取成績平均提高100分最好,明年馬上就脫離落後群了,又沒花半毛錢,爽啊!

標籤: , ,



 爆料新聞採訪 - 一次媒體素養教學的實務記錄


我雖然接受過兩次所謂「媒體素養種子教師」的課程,也設計過教案,但我從來沒有實際拿自己設計的教案來教學。不論是平日在中山女中上課或者去他校演講,大多只是在現有的主題框架下盡量帶到媒體素養的精神。如果單講「媒體素養」,學生是不愛聽的,這次剛好學生自投羅網,三月中二年級學姐想要規畫一次「模擬採訪」的活動,但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就順手拿過來,當成一次具有媒體素養精神的採訪實務體驗課。重點在於傳遞媒體素養,而非採訪技巧,不過還是給了學生一個「記者生死鬥」的聳動名稱,免得被識破 XD 。

中山女中說大不大,但兩個年級的學生要走到科學館爬上五樓,確實會耽誤一些時間,所以實際操作時間只留 40 分鐘,在 40 分鐘內要說明活動內容、情境模擬、各組報告與老師講評,時間短,還好二年級學姐也很多,所以可以有相當多的角色可以安排。

教學活動的背景大致上是這樣的:台灣最近幾年有非常多的性侵害、性騷擾指控新聞,媒體經常只有單方意見,或者在證據不充分的情況,就將被指控者描繪成混世大色魔,當事人輕則丟官失業,重則離婚自殺。我希望學生能夠在這次活動中感受一次這種新聞的產製過程,並且體驗在訊息不充分的情況下,媒體會如何處理這樣的新聞,從而反思未來閱聽類似這種單方控訴新聞時,要不要在第一時間全盤相信,並從中看出媒體可能疏漏之處。在此同時,也順便模擬幾樣媒體常見的採訪途徑,包括記者會現場與現場轉播、在慌亂中找尋其他新聞來源,以及個人人脈對於新聞產製的影響。可惜的是我的企圖有點太大,所以最後無法很完整的將採訪實務的差異說明清楚,還好活動的主要目的並不在此,如果學生以後進入傳播科系,相信老師們還會再詳細說明。

活動一開始先由學姐說明一下,有一名女學生投書媒體表示即將出面控訴男老師性騷擾。(「有畫面」,讚啦,請派攝影!)學生分為六組,一組大約十名學生,一開始要自己推派一位「採訪主任」,然後由採訪主任分派採訪任務。

採訪現場有好幾個:

  1. 投訴記者會現場:由民代(學姐飾)、疑似遭性騷擾學生(學姐飾,依法外表姓名學校都不得公開啊)一同控訴,就在教室內,所以留在教室內的同學都能夠看到(聽到)記者會現場,這是希望重塑編輯室透過SNG了解情況並遙控記者的情形。現場所有記者都能提問,不再現場的可以打電話遙控記者(但學生都沒有這樣做)。
  2. BBS:這是一定要的啦,上網找一找,有找到一些關於被指控教師教學太認真、當學生當很兇的留言。當然這些留言都是寫在黑板上的。
  3. 教師家門口:當然只有傭人(學姐飾)出來啊,傭人沒有接受過發言人訓練,會亂講什麼也說不準。
  4. 學校隨便抓的同學:被隨便抓到的女學生(學姐飾)說好像修過該老師的課,記得老師會看女學生胸部。

以上都是真的有「現場」,要派記者到現場採訪。另外還有一個是校長,但由於校長不在學校,所以學生只能電話採訪,要真的打手機給校長(學姐飾),受到時間影響,不是每一組都能夠真正問到校長。校長是站在老師這一邊的,表示遭指控教師教學認真、嚴格,不會對學生不禮貌。

接下來的全部都是記者或媒體自己的人脈,學生都只能電話採訪,每一組抽籤,籤上有電話:
  • 老師的妻子(學姐飾):一開始拒絕採訪,後來只說沒有這種事情,相信自己的先生。
  • 老師的大學同學 A(學姐飾):表示很久沒有跟老師聯絡了,但相信老師不是這種人,如果學生主動詢問,則提供遭指控老師的電話。
  • 女學生前男友 A(學姐飾):批評女學生玩玩而已,不是認真的女人,相信女學生出來指控的動機不單純。
  • 女學生前男友 B,也是老師的學生(學姐飾):批評女學生私生活糜爛,但相信老師不是這種人。
  • 老師的同事(學姐飾):認為老師教學認真,不過在成績上太嚴格了,也指出遭指控老師很受女學生歡迎,也跟女學生很親密,同樣的,如果學生會詢問,則提供老師的電話。
  • 老師(由本人扮演 -_-):表示完全不知道學生出來控訴,也否認曾經性騷擾學生
採訪與撰稿的時間並不長,總共只有15分鐘而已。然後就請同學分組上來報告。學生們在報告形式上都還挺有創意,也很社會化,有模仿主播、雙主播、廣播、主播與現場連線這幾種,我覺得挺不賴的,但內容就慘了。

我設計教案時,預計最多有三組可以採訪到被指控的當事人,但這點算是我想太多了,16歲的學生沒有聰明到在採訪的過程中還會詢問更多的新聞來源,所以只有一組有採訪到被指控的老師。

令人驚訝的是,剩下五組學生都可以在沒有被指控當事人的說法下,上台「播報」新聞,學生雖然才高一,受到新聞的影響卻真的很深,都會用「羅生門」、「交給司法單位來處理」這種方式來結尾。

令我更驚訝的是,唯一一個有人脈可以採訪當事人的那一組,雖然也(獨家)採訪到當事人,但最後卻沒有報導這一點。由於是獨家線索,除非是惡意負面報導,要不然在真實的媒體中一定會大作,絕不可能捨棄這一段,不過高一學生當然不知道媒體如何看待「獨家」的價值,所以就捨棄了平衡報導的機會。她們處理的方式當然就是依照自己的天性(這都是媒體教壞的啦),然後一面倒地偏袒特定一邊,也不是特別在乎兩造平衡這件事。

我在想,一般沒有接受過媒體素養教育或者媒體訓練的閱聽人,看到一面倒的新聞,大概也不會覺得不妥。

如果下次我提供當事人照片(我的)與姓名(我的),不知道學生處理的方式會不會不一樣?我猜應該每一組都會把照片拿出來用吧。

標籤: , , , ,



過去一年最熱門文章:
KIVA把錢借給全世界


2003-09 / 2003-10 / 2003-11 / 2003-12 / 2004-01 / 2004-02 / 2004-03 / 2004-04 / 2004-06 / 2004-07 / 2004-09 / 2004-10 / 2004-11 / 2004-12 / 2005-01 / 2005-02 / 2005-03 / 2005-04 / 2005-05 / 2005-06 / 2005-07 / 2005-08 / 2005-09 / 2005-10 / 2005-11 / 2005-12 / 2006-01 / 2006-02 / 2006-03 / 2006-04 / 2006-05 / 2006-06 / 2006-07 / 2006-08 / 2006-09 / 2006-10 / 2006-11 / 2006-12 / 2007-01 / 2007-02 / 2007-03 / 2007-04 / 2007-05 / 2007-06 / 2007-07 / 2007-08 / 2007-09 / 2007-10 / 2007-11 / 2007-12 / 2008-01 / 2008-02 / 2008-03 / 2008-04 / 2008-05 / 2008-06 / 2008-07 / 2008-08 / 2008-09 / 2008-10 / 2008-11 / 2008-12 / 2009-01 / 2009-02 / 2009-03 / 2009-04 / 2009-05 / 2009-06 / 2009-07 / 2009-08 / 2009-09 / 2009-10 / 2009-11 / 2009-12 / 201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