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常情的小劍劍產地直送


政大EMBA之前有一個NPO組,很關心一些社會議題,最近也成立了偏遠地區小學的團隊,看看能不能有什麼方法可以協助這些學校,還有學校內的學生,以及學生的家長們。很複雜,真的。前幾天這個團隊替偏遠地區的教師們辦了一個網路(行銷)的工作坊,剛好我們部門前一陣子才去偏鄉學校當過志工,所以我就過去湊湊熱鬧,順便教些基本的NPO網路行銷。

當天政大EMBA也找來全台灣最知名的稻農部落客小劍劍分享他的實務經驗,並且在我的課程之後也來帶領一部份的討論。

上完課之後,小劍劍從書包拿出一包三公斤裝的「劍劍好米」要送我。無功不受祿啊,特別這些都是粒粒皆辛苦的稻米,為什麼要特別從花蓮把這包米扛來台北送我呢?

在上一屆華文部落格比賽中,小劍劍(本名謝銘鍵)奪得「年度部落格大獎」,是的,就是最大最大的那個獎。偏偏那次比賽我就是評審之一,而且還被分配到寫最大獎的介紹,名字就放在介紹文字的最下面。但千萬別誤會,我只是一個小小的評審而已,不是什麼了不起、有影響力的角色。

不過小劍劍是老實人,古意的那種老實人,本來也不認識我,但是聽說那個寫介紹文的人也要去工作坊,就這樣把三公斤的米從花蓮扛到台北來送我。

台灣的部落格圈有一些人經常可以表演某種魔術,例如莫名其妙出現在某個旅程當中,或者家中的食物儲存容器中會意外出現不知道哪裡來的食物,抑或是非常驚訝讀者寄來了禮物。別人怎麼讓讀者禮物突然出現在家門口或者餐桌上我無法考究,但起碼我的部落格上沒有寫地址,所以真的有人要給我任何東西,得先寫信來問我的收信地址,然後我還得確認對方真的是要寄無害的東西,才有可能給地址。如果真的要驚訝,那應該是寄來不好的東西(帳單、稅單、補稅單)才會驚訝吧。

我當然不會把地址寫在部落格上!所以,小劍劍就這樣把米扛來了。收嗎?其實一包米沒有多少錢,有誰會相信我因為預期有一天小劍劍剛好跟我在同一個活動中當講師並且會拿到一包三公斤的白米,所以當初投票給他,或者撰文推荐?

不過日前某財團「供養」某學術界人士的故事告訴我一件事,有禮貌的那一方並不一定就不會受害,有時候婉拒對方的禮貌,反而是一種體貼。從財團負責人的角度來看,他沒有做錯任何事情。與學校長期合作,並且獲得榮譽學位,等學校主管退休後,給一點點小小協助,財團負責人說:「人之常情」,這讓我印象深刻終生不忘。付出的這一端是認為是百分之百的「人之常情」,未必代表另一端接受了也是「人之常情」,畢竟這現代社會已經發展了「利益迴避」這樣的概念,人之常情有時候心領就夠了。

那,評審能不能在一年後拿得獎者給的小禮物?特別是自己家出產的產品?我看到那包白米時,也看到了一整包滿滿的「人之常情」。後來我還是拜託小劍劍把米賣給我,單單 100% 產地直送我就夠感動了,不過我剛剛才知道我用半價買到米,不好意思,我真的是吃米不知道米價。

100_2718

產地直送的米當然沒話說,非常新鮮,沒有任何其他的不必要出現的味道。香,但又不會太香;甜,也不會太甜。非常非常純真的米。吃了一口就有讓人安心、穩定的感覺。而這樣的感覺,在糧食全球化貿易的年代,對於都會人而言並不是經常有機會感受的。

100_2717

住在哪裡就吃哪裡的食物,對環境好,對身體也好。住在台灣,就支持台灣農業,對大家都好。

標籤: , ,



 精準有效置入部落客/記者的大絕招:Junket


感謝 BloggerAds 最近發起的一波議題(廣告)置入,許多有名的、曾經有名但衰退中的、沒有名的 Blogger 突然不約而同寫了一堆歌頌部落格被置入放廣告乃人生至高無上行為的文章,這世界上很少人會跟錢過不去,有錢能使鬼推磨,更何況部落客?不過這些文章中還是有一些似是而非或者邏輯謬誤論點,只要稍微有受過一點教育的,應該可以輕易判斷這些命題的真偽。我想,當一個人眼中只有錢的時候,跟他說道理是不通的,那麼乾脆來談看看記者或部落客怎麼樣最容易被置入,心甘情願地。

先看看在台灣小有名氣的 Engadget 其母公司 Weblogs Inc. 針對讀者的一段承諾。當然,現代文明社會,承諾與幽默經常只有一線之隔,所以我們只看字面上的意義就好。這段承諾是說:
Bloggers do not accept "junkets" from vendors. Junkets are free trips that PR firms and the companies they represent provide to journalists in the hopes of getting favorable reviews for their products. Our bloggers routinely get offers of first class tickets and four-star hotels at amazing destinations - we NEVER accept them! If we go to an industry event you can be sure that we've picked up the cost of the tickets and that we suffered in coach in order to maintain our integrity.
翻譯成沒有幽默感的中文,大致上是說咱公司Weblogs Inc 啊,不容許接受廠商的 Junket 。這所謂的 Junket 呢,就是公關公司及其代表的企業,希望採訪者多多為其產品美言幾句而提供的免費旅遊。咱們的部落客呢,可是常有機會接受旅遊勝地的頭等艙機票與四星級旅館招待的呢,但,我們從來不接受!(擊胸)為了確保我們的信譽,如果我們參加了產業活動,你可以確定我們絕對自己含淚承擔了所有的機票錢!

多感人呢,不是嗎?我每次看每次都覺得很感動。白白送上的招待旅遊,只要事後美言「分享」就能輕鬆擁有,誰會拒絕呢?這實在很難拒絕。特別是對於部落客。而且我看台灣一些比較知名的3C部落格媒體網站,也沒有拒絕免費機票與旅館的「痕跡」。

就我當記者的經驗而言, Junket 確實很誘人,除非剛好是旅遊線的記者,「什麼?怎麼又是香港/涵碧樓,拜託我今年已經去過6次了」,否則一般線的記者遇到這種採訪邀約,怎麼能夠拒絕呢?記者只要參加,幾乎100%曝光,雖然花錢,但非常有效,堪稱大絕招之一。對於非旅遊線的記者而言,有時候這種採訪旅遊也不容易拒絕,因為能夠付錢的公司通常不小,也就是說新聞重要性不會太低,如果你不去、媒體也不幫你付錢,最後就是「被漏」,或者在台北默默地改寫新聞稿,為了讀者知的權益,還是要去。假如硬要公司出錢負擔出差費,那除非是總統出訪美國,否則想都別想。

Junket的好處

這種位於外地的招待採訪,或者就說 Junket,有幾種好處。首先,採訪者(以前多數是記者,現在不少 Blogger)的時間完全被綁住,這段期間只寫一家的東西,幾乎沒有時間寫競爭對手的稿子,除非有代班人,否則競爭對手的活動就沒人參加了,感謝一些專業的部落客,只要看看他們接受招待(合作)期間的文章列表,就可以驗證這種排擠現象。對於記者而言,如果人在海外,以前沒有Skype,甚至要配稿要寫競爭對手或同業的意見都不容易。平面與部落客在旅程中可以隨採隨發,電視台除非真的大事,否則回去就剪成幾則或者一個專輯打發。我曾經在某次採訪的過程中不小心上了兩次頭版頭,導致電視台記者在遊玩的過程中被電視台臨時叫去租衛星、在當地發稿,但這種情形少見。

其次,拿人手短乃人之常情,人家招待你去外地旅遊,現在很多招待部落客的 Junket 甚至還有「車馬費」,你能不寫嗎?通常答應參加的同時就已經默認稿子會被處理了。如果參加了 Junket 之後不乖乖寫稿,除非真的夠屌,夠大牌,媒體夠響亮,否則下次絕對不讓你參加。這對於旅遊線的記者沒什麼,但一般線的記者,或者部落客,「損失」就很大了。還有,人家的好意,你再怎麼「平衡」,老實說都是騙自己的。

第三,Junket必然不能包山包海,每一個媒體都發,所以經常會變成公關「人情盤點」的工具,只有大媒體、友善的媒體可以去,小媒體或者不友善的,你就別來了。沒有被邀請的記者當然不會哭鬧,但是會在你們出國的時候,把你們寫臭寫死,看看你下一次是邀我不邀。我看過這種媒體,第二年當然對方就邀請他了,但現在媒體已經收了。

誰會提供免費旅遊?

台灣會提供免費旅遊的單位很多,從民間企業、政府到非營利組織都有,但大致上有些路線會固定邀請採訪者去外地旅遊,例如旅遊線。旅遊線的旅遊除了記者之外,還會有大量的旅遊寫手、名人、名作家,現在加上部落客,一點也不讓人驚訝。你如果看到某些名人、作家不約而同在相近的時間內寫去某地玩樂的文章,被招待的機率就很高。最令人驚訝的是媒體不寫稿的主管或者電視台不用採訪的主播也會去,純粹是讓人招待爽的,天生厚黑學傳人。真正旅遊線的記者反而無法「說走就走」,畢竟去你一次團五天八天的,有的媒體會以發稿量算你工作天數,去參加八天的團,扣掉周休二日,只發一個專輯算上班一天,還要請好幾天的假。你一年有幾天假呢?

當然,如果一個媒體很有自知,有良心,願意讓記者按照自己的意願採訪,並負擔全額費用,記者就不用參加這種招待旅遊了。至於部落客嘛,我「以前」認為部落客寫遊記都是自己、自主、自費旅遊的經驗,沒有什麼被漏的疑慮,也沒有人要你一個月寫多少篇。至於人家額外給你「合作經費」,都是以讀者僅存的信賴換來的。紐約時報的規範中也特別強調,不得接受任何旅遊招待,寫手也不行。人家這樣都可以辦媒體了,部落客卻撐不起一個部落格?我不相信。

汽車線也經常出國,幹嘛呢?試車。有很多車國內沒有進口,特別是新車,甚至還沒有公開上市的新車,所以安排記者出國,經常是德國,徜徉在湖光山色沒有速限的高速公路上(人家湖光山色的地方還是有高速公路,環評也是會過的),十分愜意。試車本身很好,當然媒體願意付錢,而非讓車商付錢就更好了。

台灣最近還有一種路線也經常招待出國,而且理由動機很牽強,就是藝文線。現在許多外國藝文團體都會亞洲巡迴,好一點的,在團體出發之前,就讓你去當地採訪表演團體,讓你回來製作「系列報導」。當然這種系列報導通常背後還有業務部介入,所以電視台拿了錢,那個記者真的是活生生被指派出去的,不去還不行。這種方式不可能每一台都買,所以剩下的記者就全部拉到亞洲巡迴的前一站或兩站,讓你採訪團員、彩排、花絮以及當地觀眾的反應。如果仔細看藝文新聞,就會發現記者經常出國採訪。團員、彩排、花絮不能等來了台灣才採訪嗎?當然可以。那為什麼要去韓國、日本呢?你說呢?

以前手機線也經常出國。國際手機大廠有錢得很,所以經常把活動辦在國外,不但招待旅遊,而且手機也讓你帶回家。其他科技線也會招待,有的是把活動辦在國外,我還參加過在麗星郵輪上舉辦的,活動就發生在船上,不得不去。有的則是「邀請」(含吃住機票這種邀請)你去看某個展覽,其實這本來都是媒體要付錢的,媒體不付錢,讓記者拿人手短,媒體不倒才怪。

紐約時報的採訪倫理守則上面也提到了運動線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美國那麼大,球隊東跑西跑的,我想在美國的運動線應該也有招待旅遊或者某種交通補貼。台灣有沒有我不知道,這條線我很陌生,不過我可以大聲的說,我們Yahoo!奇摩運動也有寫一份利益迴避原則,所有編輯、產品經理,除了個人採訪必要的入場證,不接受機票或旅遊招待、不拿免費門票也不帶人進場。

-

最後提一點岔題的東西,就是部落格觀察。雖然我覺得部落格觀察還是有很大改善的空間,但綜合排名這種東西本來就沒有什麼真正準的,世界上也沒有標準的公式。不過,有了部落格觀察,就給了偷懶的行銷人、公關人一個置入的排行榜,一個邀請 Junket 的參考名單,我想這絕非部落格觀察初衷,但我深刻認為是「敗壞風氣」的重要幫兇,害一些部落客最後被人家看輕、瞧不起,還因此沾沾自喜。「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大概就是這種情境。

標籤: , , , , , , ,



 商業倫理簡易檢測表後記


前幾天到處尋找國外公司的商業行為準則(Standards of Business Conduct),結果發現許多商業行為準則中,都有一個簡單的檢測表,我想這個檢測表可能是某份規範文件先寫,然後大家看了覺得不錯,就自然發展演化的一種社會共同創作文本,就像,台灣男生廁所規勸上廁所請體諒打掃人辛苦的那些文字一樣。

看了好幾份,發現每一家的版本文字都很類似,許多原文背後精神還挺有勸世文的調調。基本上就是希望員工做事前先想一想,以後會不會後悔,別人知道了會怎麼想。當然,這只限於「人性本善」的人。對於「人性本惡」的那些人,他怎麼想,當然都不覺得未來會有後悔的機會,就算被別人知道了,也不會怎麼樣啊!

所以啦,這份商業倫理的簡易檢測表,只是給平常行得正的人,在可能走歪時一個「除錯」的機會。思維已經不正的人,看了是沒有用的。

或許從這份檢測表,還能夠發展出簡單的題庫,能夠在面試的時候測出員工到底本善還是本惡。

標籤: ,




整理:李怡志 Richyli.com
不確定你的行為是否道德嗎?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能否合乎商業倫理嗎?如果你想要行為合乎商業倫理規範,可以檢測看看是否出現某些「警訊」,並且能否通過「快速檢查表」,假如兩個地方都有問題,或許就要三思了。

警訊:當你需要這樣說的時候,違背商業倫理的機率就大幅升高。

  • 好吧,就只有這一次。
  • 沒有人會知道的。
  • 大家都這樣做。
  • 這不會害到任何人的。
  • 這對我有好處吧?
  • 只要能把事情做好,我不介意是怎麼完成的。
  • 你不需要知道那麼清楚。
  • 別忘了銷毀證據。
  • 我們會保密的。
  • 只有這樣才能打敗對手。
  • 不要告訴別人!
  • 走出這個門就當作沒有這回事。
  • 這事情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快速檢查表

  • 我這樣做合法嗎?有可能觸犯法令嗎?可能觸犯我不知道的法令嗎?
  • 這種作法對別人公平嗎?我這樣做誠實嗎?
  • 這件事能經過時間的考驗嗎?我以後會因為這件事而愧疚、心虛嗎?
  • 我會不會因為這樣晚上睡不著?
  • 我們公司會允許我這樣做嗎?
  • 我會讓媒體報導這件事情嗎?狗仔隊拍到會怎樣?
  • 我會讓我的孩子做同樣的事情嗎?我爸、我媽知道我這樣做會怎麼樣?
  • 我的家人、朋友、同事如果知道我這樣做,我會感覺如何?
  • 如果我的部屬知道我這樣做,他們會怎麼想?

標籤: , , , , ,




前一陣子看到一則新聞,加上在公司內經常看到一些光怪陸離的事情,不得不開始思考:「(商業)倫理是不是上班族可以寫在履歷表的專長?」

那則新聞是這樣的:某間本土餐飲公司的員工因為觸犯「不得接受廠商100元餽贈」的所謂「龜毛條款」(Standards of Business Conduct)規定,婚禮時收了廠商遠高於一般禮俗往來的紅包,然後被請走路。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拿來建立 Legend 的故事,不過我看了之後深深覺得,特別在這麼困難的商業時代,倫理是好生意,可以增加公司獲利,也是一個員工保身的專長。如果你有「商業倫理」這個專長,不論公司有沒有規範,你都不會邀請廠商來參加自己的婚禮。如果有一天公司安隆化了,有這樣專長的人也知道什麼時候該離開,或者避免「髒東西」(特別是「髒同事」)沾上自己,免得最後病死獄中或在車內飲彈。

這兩年因為管理上的需要,所以花了很多時間在研究新聞、媒體業的 Code of Ethics紐約時報的那份很細緻,而且純粹是從倫理的角度出發的,原因跟後果都寫得很清楚,特別是細微的利益迴避、利益衝突,都有詳盡的規範跟解釋,實在值得反覆推荐。

所謂「一理通、萬理通」,畢竟倫理的出發點都很類似,所以新聞倫理跟利益迴避這套讀透了之後,再看其他領域的(IEEE也有Code of Ethics哩),特別是跟商業經營有關的倫理規範,就不會覺得「龜毛」,而且深知這套東西不論對員工、管理者而言,都是一套善良的工具,可以避免出很大的錯誤。假如商業的森林裡面也有兩條路,倫理這條路雖然比較迂迴繞路,但路上確定沒有炸彈,一路時速開120,通常也比看似直行但有炸彈的那條路提早到終點。

就拿王品很有名的「龜毛條款」來說,裡面許多倫理層面的規範,都是針對「中國人(台灣人)」特有習慣、人格與風俗而訂定的,雖因缺乏前因後果的說明而顯得有點強硬(thou shalt not…),但我想餐飲界因為員工的教育水準上下波動比較大一點,為了顧及比較不喜歡讀文字的同事,寫短一點也是可以諒解的。有了這一套條款,其實大多時間並不是真正拿來規範同仁,而是協助同仁避開可能的內、外部風險,也大大降低外界在很多層面質疑該公司的空間。員工不需要花很多時間自己思考、判斷倫理,遇到問題可以直接把「公司說不可以」搬出來。我十分相信王品單單靠這樣簡單(又龜毛)的條款,獲利率就可以大幅超越其他不那麼龜毛的連鎖餐飲業者。

說到「倫理當成專長」這件事,我現在就很有信心了,王品那套東西,扣掉了餐飲行業特殊規範(我不會吃檳榔~~)跟老闆管理原則之外,跟倫理有關的部分,我閉著眼睛也能夠寫出八成(而且自己可以遵守),當然我的彈性會比王品大一點點,畢竟 100 元有點太嚴格了,做生意不能完全不管人情世故,現在物價繼續漲下去,很快廠商招待你喝杯茶(包種的)就要超過 100 元啦!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餐飲業的關係,王品龜毛的規範竟然沒有「不勸酒」,不過小弟參加的扶輪社分區是有這一則的。

有時候在公司內看到一些光怪陸離的事情,我現在也能夠第一眼就發現裡面有些東西不那麼合乎「倫理」,甚至是有違法的風險,我管得到的就當場下手,管不到的就只好避開。如果某些人特別容易跨越某條線,假如你無法開除他,就只好避而遠之,趨吉避凶是也。


請參考:商業倫理簡易檢測表 Business Conduct Checking list

標籤: , , , , , ,



過去一年最熱門文章:
KIVA把錢借給全世界


2003-09 / 2003-10 / 2003-11 / 2003-12 / 2004-01 / 2004-02 / 2004-03 / 2004-04 / 2004-06 / 2004-07 / 2004-09 / 2004-10 / 2004-11 / 2004-12 / 2005-01 / 2005-02 / 2005-03 / 2005-04 / 2005-05 / 2005-06 / 2005-07 / 2005-08 / 2005-09 / 2005-10 / 2005-11 / 2005-12 / 2006-01 / 2006-02 / 2006-03 / 2006-04 / 2006-05 / 2006-06 / 2006-07 / 2006-08 / 2006-09 / 2006-10 / 2006-11 / 2006-12 / 2007-01 / 2007-02 / 2007-03 / 2007-04 / 2007-05 / 2007-06 / 2007-07 / 2007-08 / 2007-09 / 2007-10 / 2007-11 / 2007-12 / 2008-01 / 2008-02 / 2008-03 / 2008-04 / 2008-05 / 2008-06 / 2008-07 / 2008-08 / 2008-09 / 2008-10 / 2008-11 / 2008-12 / 2009-01 / 2009-02 / 2009-03 / 2009-04 / 2009-05 / 2009-06 / 2009-07 / 2009-08 / 2009-09 / 2009-10 / 2009-11 / 2009-12 / 2010-01 /